2018年4月14日,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在昆明依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云南大学等单位完成的“跨境流域水电开发生态影响多尺度评估及调控关键技术”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
据悉,此次评价会的专家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倪晋仁,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志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教授侯立安,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吉喜,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春光,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国华,云南省气象局研究员秦剑,云南农业大学教授张乃明,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秋林等组成。
经过专家评审,认为该项目创建了跨境流域梯级水电开发生态环境影响多尺度调控方法与技术体系:从跨境流域-区域揭示了大规模水电开发的综合影响,明晰了水文、生态变化跨境影响的驱动因子,研发出耦合生态与发电目标的梯级水库群优化调度新技术;提出了新的水电优化调度动态规划算法,解决了多国界河水安全的梯级生态优化调度技术难题。研发了河槽型高坝大库库尾反调节土著鱼类保护方法和生态修复新技术;率先建立了多种长距离跨境洄游鱼类生态系统保育基地、国内支流拆坝生境修复与生境替代保护示范基地,首次制定了支流生境替代保护评估国家行业标准;为保护澜沧江土著鱼类和下游鱼类洄游通道提供了技术支撑。建立了跨境流域大规模梯级水电开发生态环境变化多尺度监测与评估技术体系:基于暴雨洪水与大坝泄流人工洪水的上下游同期水文过程对比分析,评估了小湾、糯扎渡等电站运行对下湄公河的水文影响,为我国首次对下湄公河特大干旱大规模跨境水调控提供了科学依据,支持了澜湄合作机制顺利启动;研发了跨境流域水电开发适宜性评估、关键生态敏感度评价、风险区划与规避技术,突破了超大型高坝大库生态环境变化及累积效应监测与评估的技术瓶颈;制定了绿色水电评价行业标准。建立了跨境流域水电开发多元信息分级共享大数据平台。发表论文98篇(其中SCI/EI收录54篇),撰写专著4部;获国家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4项。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经专家组全面审核,与会专家一致同意,“跨境流域水电开发生态影响多尺度评估及调控关键技术”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关键词: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