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凛冽的冽是什么意思(寒风凛冽冽的意思)
乾隆是个爱称水的皇帝,称黄河之水可以预见天时,称山泉之水可以找到适合泡茶的好水。
(资料图)
登基第一年,称黄河水,根据“水重多雨,水轻少雨”的成列预测出当年旱情。之后每次出巡,都要随身带着精致的银称,每遇山泉必取水称之,寻好水泡好茶,并且顺便给走过的泉眼排了个甲乙丙丁。
“水如茶之母,茶性借水而发,无好水不可论好茶。”因此,我们在泡茶喝茶的时候,有了好茶,还一定需要有好水来激发茶性。否则如果水质太差,任你怎样钻研泡法,了解茶性,同一个茶泡出来没有别家泡的好喝这一屈辱的历史也无力改写。
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好水的评判标准虽然可能说法略有差距,但总体上是一样的,主要以“清,轻,甘,冽,活”五项指标来进行判断。
“清”是最直观的判断,与浊相对应。清者无色,透明,无悬浮,无杂质;浊者像红汤,像黄泥水,拿起来就有污浊的感觉。水清,是生活中的常识,做饭,煮汤,洗涤都要用尽量“清”的水,泡茶尤其如此。古代,为了得到清洁的水,人们会尽量选择住在水质清透的山泉水附近。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也研究了许多澄水,养水的方法,例如在容器底部放一层石子,可以使杂质沉淀,获得清水。
“同样体积的水不一样重?”这是事实。而且这个轻重之间的微妙差别,肉眼看不出来,看得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浊与清”了。
乾隆称黄河水时称的是水中溶解泥沙的含量,雨多时水浑,重,雨少时水清,轻。以每个月同样体积的水比较重量,从而判断出降雨量,也许只是对黄河这样一固定,充满泥沙的水有用。称山泉水时,轻重之别,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软水与硬水了。
山泉水中多含有钙,镁,铁等矿物质元素,能增加水的重量,重的称为硬水,轻的称为软水。用太硬的水泡茶,水中矿物质元素会影响茶性发挥,使茶汤发暗,发黑,香气变淡,只有苦涩混着杂味凸显,所以泡茶宜用软水,不是每处山泉水都是好水,古人认为的好山泉水一定是矿物质含量少,水质轻的山泉水。
“甘”,是水的味道,平常喝水时就有感觉,有的水一入口便觉舌尖清甜,咽下去后喉咙似乎有舒适的回甜感,这样的水才解渴。而有的水比较平淡,整个喝水过程无感,甚至喝出淡味,麻味等。
宋代蔡襄的《茶录》中写道“水泉不甘,能损茶味,”因此水的滋味甘甜与否也是重要的评水指标。
寒风凛冽之冽,指水温,自然界中的水,因各种因素,水温也是不一样的。小时候我们村子后的大山上有几条溪水流下来,每次去山上,爬得热汗满身,去到溪水边,喝上一口,那冰凉凛冽的感觉至今难忘。与之相对,普通河里的水喝起来就没有那个感觉了,而且如果受到阳光直射,产生闷腾的水,即使把它烧开用来泡茶,也完全找不到感觉了。
明朝人认为“水不难于清,而难于寒”,并且说“水冽则茶味独全”,寒冽之水多出于地下泉脉附近,受外界污染少,因此泡茶能使滋味纯正,列如我们村那条溪水,当从高山上流下来,流过村庄,那凛冽之感也就不见了。
古人认为经常流动的水才是好水,才是宜茶之水。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宋朝《斗茶记》说:“水不问江井,用之贵活”,陆羽《茶经》则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两者相较,有一定区别,但都是同样的看法,以常识来论,虽上等江水不一定比中等泉水差,而总体一定是泉水更优,因为江水是由众多泉水汇聚而成。
不仅是古代,现代研究也表明,活水有自然进化的功能,氧气及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高,且流动的水中细菌不宜滋长,能很好保持水性活力,这也是为什么大自然中的水没有保质期,一旦装瓶,储藏就有了保质期。
关键词: 寒风凛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