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资讯 金融 知识 财经 理财 科技 金融 经济 产品 系统 连接 科技 聚焦 栏目首页
首页 > 产品 > 热点 > > 正文

三丰量具中国销售网 中国蚯蚓销售网 |环球热议

2023-03-09 15:45:01来源:互联网

铁 耿/文

山青水碧好风光,


(资料图)

繁荣富庶古荣巷。

梁溪路六一四所到荣巷邮局段的南面是荣巷老街,弯弯曲曲,凹进凸出,街面房屋颇不整齐。

老辈相传这是块风水宝地,街如龙形,东头“上荣”继先公祠是龙头,西端“下荣”春益公祠是龙尾,有了龙头龙尾巴,这条龙就活了。“上荣”继先公祠为清嘉庆年间撑沙航海员荣大祥捐资所建,他连后代都没有(祠在荣巷街193号,原屋已被拆除翻建)。“下荣”春益公祠建造年代当在清康熙二十四年之后,确切年代已无从考证了,只听说春益支公地上原有棵杨树,被卖了把钱借给族人做生意本钱,收取利息,历经多年,累积本息,数百贯钱,即以此资建祠,太平军占领荣巷后作为羁押人犯之处,抗战初秦斗柄以此作校舍办“敏慎小学”,建国后春益支族人把祠堂捐献给政府(荣巷街47号)。街对门是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的老宅及他们所办的竞化女校、大公图书馆等。

大公图书馆(1928年)

荣巷北背龙山,南临梁溪,东接大张巷,西止朱祥巷,古时处于水网地带内,真是“山青水碧好风光”的风景秀丽之区。自明初荣氏始迁祖荣清督使家人开辟荣巷地区后,子孙后代世守其业,聚族而居,守望相助,以耕、读、渔、航、商为业。其间经历明末大乱,因所处地理环境而没遭兵灾。清康熙中叶全国性战争已平息,生产力迅速恢复和发展,荣巷也有了新的发展,“上荣”“中荣”“下荣”三个自然村落已联成片,名曰“荣巷”,并且成为无锡西乡的重要集镇。在未筑开原路前,荣巷上城:若走水路,则先到荣巷浜口乘船,经梁溪东航,不到10里即可抵城;若走陆路,则因有好多南北向的小河浜阻隔,非得先绕道西北行,由许巷、郑巷到“九里庵”(今钱荣路江原医院东,通商校的公路口),再沿山脚东行,到惠山经“五里街”入城,全程10多里,若负担而行,既劳累且所负有限。因此荣巷周围几十方里内人们的商品交换受到交通条件的限制,便以荣巷为商品集散地,这样就逐渐形成了“繁荣富庶古荣巷”。荣巷的荣氏人员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着眼于向外开拓发展。雍正、道光年间的下荣春珊支人荣致远首先向外开拓,出荆湘经商而“资财雄一乡”。据说,他家拥有半条荣巷街。于是“经商可致富”便成了当时荣姓人员的奋斗目标。好多荣姓人员到外地经商服贾,成绩辉煌;一些在本街开店设肄的也成果可观,如荣致远的族曾孙荣安国在荣巷街上开设“润记商行”。由于他面向顾客,服务周到,货物适销对路,价廉物美而营业兴盛,家以大富,店也名扬西乡。他的后代中有人继其“陶朱家风”而在荣巷街上经营“天一堂药材店”,颇有影响。

荣安国家族居处(五间头墙门)

荣巷街的商业原来是初级形式的市集,转村走巷的小贩,半农半商的家门店,以后逐渐发展为长年、定点、专业的商店作坊及摊位。民国初年荣巷街的两旁已是挤满的店铺、作坊,铺前还摆设了各色各样的摊位:肉摊、水产摊、大饼油条摊、瓜果摊、饭摊、皮匠摊……,街面上还停歇了等候顾客的米、柴、糖人人,酒酿等担子,使得本就狭窄的街更为拥挤,好多外姓人员纷纷涌来荣巷“淘金”,争相在荣巷街上开店设铺,甚至租下沿街隙地,自己出资建屋经商。热闹市口的店面甚至一个店面几家商店合用,门前的一小块空地租给摊位,甚至小弄堂口也被用来开店摆摊头。因此当地有民谣:“一只坑缸一只狗,荣巷街上呒不空门面”,荣巷街成了“寸金地”。

荣巷是鱼米之乡,周围的粮、柴、水产、蚕茧等物品流向荣巷,乡民又从荣巷街买回所需物资,这是荣巷街繁荣的物质基础。早晨开市后,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假如街上来了变戏法的、要猴的、卖膏药的、卖梨膏糖的,吆喝声起,男女老少们便聚而围观,使得街道几乎水泄不通。巷街长不足1里,街上却摆了10个鲜肉摊(摊主:任阿林、陈根林、长脚阿四、吴阿盘、许阿占、吴阿菊、都阿大、刘阿三、刘永泉、査世泉),这些肉摊每个摊头都要销一只猪的鲜肉,以每只猪出鲜肉60斤计,10个摊头光鲜肉就要销出600多斤,此外还有猪头、下脚等。那时人们勤俭节约很少开荤,难得买肉,只有逢年过节、家中有事、请匠、来客才上街买几斤肉,有的还在肉里和着菜干头烧,客人吃肉,自家挟几筷菜干头奉陪。如此消费水平,而一天能销出几百斤肉确是惊人的,足见荣巷地区的富裕程度了。肉摊众多,水产摊也不少。荣巷街上出售鲜鱼的鱼行、摊就有4个,即韩庚宝、卖鱼阿炳、卖鱼敬泉、阿占娘等行摊。他们的货源不相同,韩庚宝(广益长善坊人,少孤,投太湖大网船上帮工,得太湖网船帮主金老虎的喜爱,便要他在荣巷街上开设鱼行销售网船所捕捞的鲜鱼)。鱼行卖的主要是太湖大网船上所捕的红白鱼,阔背鳊鱼等;卖鱼阿炳是内塘养鱼专业户,养21只鱼塘,所产青、草、鳊、鲤、鲢、鳙大部分销往城区鱼市场,只有少部分在本街销售;卖鱼敬泉、阿占娘的货源主要来自太湖和内河的网船帮所捕的“翁公”“土婆”、黑鱼、鯽鱼、鳜等。也有一些网船渔家把所捕捞的大沼虾、大闸蟹、鳖、银鱼、黄鳝、鳗鱼、狮螺、蚌、蛤、蚬等在街上设出售,真是五花八门,品种繁多,任人选购。因街近水乡,水产品特别丰富,渔民图近,图荣巷街能卖出好价钱,卖货后买些所需物品回去也方便,因此形成了丰富的水产集市,也满足了当地居民们品尝水鲜的需求。

布面油画:荣巷老街(韩红兵)

沿山的乡民挑来一担担柴草,有的不上柴巷为省下几个佣钱而直接在街上等候顾客;山北乡农民挑来了米、麦等担子,也歇在街上做买卖。瓜农、果农、菜农等挑了担头沿街叫卖。他们一般要等到傍晚才能出清货物。做买卖的乡民们口喝了要饮茶解渴,街上有“昂得郎茶馆居”“都二宝茶馆店”“荣坤泉茶馆店”“李春兰茶馆店”“黄金龙书场兼茶店”等。黄金龙除设书场茶馆外,他还有“茶担”(一种可以加热茶水,抬着就走,黄铜做的大茶壶)和“桌面”(酒席台上所配置的盆碗盅盏及筷子叫桌面),以备婚丧喜庆人家出资借用。茶馆里的茶客除上述那种卖货乡民外,还有“吃讲茶”的,旧时代里民间发生矛盾多用“吃讲茶”来解决。吃早茶的茶客是茶馆店的长年顾客,多为渔民、农民。茶馆主为增加收入,增多顾客往往请来评弹艺人说书,营业好的日夜两场听客会有几百个。

荣巷街上也有“咸亨式”的热酒店,顾客一般是周围的船户、渔户,他们每天不分日夜地来到冯大成、项乾泰等热酒店聚餐喝酒。据冯大成后人冯素珍女士回忆说:“我家酒店每天要买10多个猪头来红烧,然后装盆给顾客搭酒”,由此可以想见那时酒客数量之多了。

荣巷街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都有理发店,乡民们理发很便利。

乡民们卖了货,有了钱,乘便在街上带些必需品回家,火柴、灯油、灯罩、油盐酱醋,或者走亲戚要用的礼品:包上一包枣子、一包桂圆,扎上一箩头肉馒头、玉兰饼之类。阿根摊上的馒头也很有名,叫老馒头。差不多只要走上几步路荣巷街上就有一家出售油盐酱醋酒的小店,购买很方便。季节更换,孩子成长要做新装,街上的德昌盛棉布号里整疋布料、断头布料、鞋面布沿条都有卖,只是要高档的就得上城去。如不想步行上城,可以来到荣巷街129号原荣巷镇公所前的人力车停车场,叫上一辆人力车,把你拖向目的地,开原路筑成后阻隔上城的诸多小河浜已有水泥桥架在上面,可以通行无阻了。

人们嫁女娶媳要办嫁妆、添家具,荣巷街上有家硬木作和多家圆木作,可以现购或定做所需的榆树、榉树等硬木料的桌、椅、凳、床、大厨或者浴盆、脚盆、马桶等圆木器。

旧时代盛行的风俗,逢年过节,婚丧喜庆迎神送鬼,祭祖上坟,往往要到“纸码店”里去买香、烛、锡箔、纸钱、鬼神像码、爆竹等,荣巷街上出售这类消耗品的纸码店有多家。农业生产用的铁器农具,工匠用的铁器工具,渔民也要用上铁锻篙子头、船钉、鱼叉、居民日常生活也要用不少铁器,缺了、坏了,荣巷街的张金海铁铺、戴阿八铁铺、阚阿茂铁铺都能锻打出所需铁器。此外,多家“铅皮”匠店、篾店、裁缝店、银匠店等一一满足荣巷居民和附近乡民的多方面需要。

生老病死人生常事。生孩子要接产,生病要问医服药,医药是少不了的行当。荣巷街上有:周少峰伤科兼西医、冯少廷西医、产科鲍璞如、中医张惠臣、针灸推拿冯再廷、针灸黄绍宗等医生。此外街上“天一堂”“延龄堂”“大生堂”“存心堂”等中药材店还有坐堂医生,治病撮药服务一条龙。医生既看门诊,也可应请出诊。荣巷街上有医生,深巷小院也有医生,如靖江郎中(中医)陈鸿、中西医程子明、产科许婉英等。人死后备办后事不必上城,街上有棺材店,石灰店、漆作等尽可就地解决。

荣巷老街俯瞰图(来源:美篇@蒋强)

此外,在清末荣巷还有“西泰典当”“西泰木行”等,只是不在街上,而且已闭歇多年;荣巷上荣熙泰与荣秉之合开的公鼎昌鲜茧行,因年代久远已无遗迹可查考,在东街112—108号的四开间,虽是茧行,但无行名,时开时停,故不赘述。荣巷街自清代中叶起还有一所民间救熄会。

古荣巷的机械修理业虽规模不大,但影响深远。如荣巷街104号,原来外面是铁铺,二进门口挂着一块搪瓷蓝底白字写着“精勤工艺社”的铁皮牌。这个工艺社主人荣文鼎,早年在上海大隆铁工厂习业,由于他求知欲强,刻苦钻研柴油机的理论和制造工艺,不到三年,即掌握了柴油动力机械的理论,学会设计、绘图、车钳等工艺技术便辞职回家。后来在家开设了这家企业,设备相当简陋,仅以一台柴油引擎为动力通过天轴皮带轮传动带动一台车床、砂、钻床,此外一张钳作台,制造柴油动力机械,铸锻件则外包,每年生产五、六台供苏、锡、澄、宜、常乡间戽水的动力机械,有时客户柴油机损坏或发生故障,前来请他去修理,总能应手而治,使柴油引擎“起死还生”。为此,人称他为柴油机专家,他的孙辈中也有制造机械的专家和企业家,荣信实业公司总经理荣毅是他的孙儿之一,该企业是刃量具、泵类、汽车行驶安全检测仪表的生产厂家,在国内有一定声望。

荣巷的西街梢若以“杨丝桥”为界,则公益中学及其内的工益铁工厂等都应作为荣巷街的组成部分。公益铁工厂原是公益工商中学学生实习工厂,工科停办后,“荣家兄弟”谋求在面粉、纺织方面的机械能自力更生,不依赖进口而扩大该厂规模,抗战前夕,该厂内迁,为国防及后方经济建设作出不小的贡献,抗战胜利后荣德生在蠡桥堍另办开源机器厂(今无锡机床厂)。

私立公益工商中学(1933年)

公益中学紧西邻是荣家所办开原电灯公司,租用戚墅堰厂电力,自设方棚变电,架设线路输电,供应荣巷地区照明电及周围农村农用电力。建国后,该公司被撤销,并人国营机构,其屋舍被并入公益中学,现已拆除改建。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荣巷街上的老房屋显得古旧、冷落和寂寞,在建设文化大市的今天,荣巷历史文化街区应当重新焕发新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与功能。

附:荣巷老街部分特色民居门牌号名称表

文中图片来源:《无锡旧影》《无锡老房子》《荣巷街道志》

题图照来源:网络

关键词: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