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资讯 金融 知识 财经 理财 科技 金融 经济 产品 系统 连接 科技 聚焦
首页 > 产品 > 热点 > > 正文

北朝乐府拼音 北朝乐府

2022-12-08 10:50:29来源:互联网

北朝乐府(北朝乐府拼音)

编辑者-北宋文人郭茂倩,内容收录-东汉至五代时期的乐府诗歌,其中经典-汉乐府诗、北朝民歌。

内容解析:反映古代基层“民生民俗”的古代民歌及文人诗歌,经官方“乐府署”文人艺人加工配乐而成。与现代经典民歌相比,相当于“古代经典民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经典名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告诫人年轻时积极进取(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草原风光(出自北朝民歌《敕勒歌》前半段”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

名篇:后世合称“乐府双壁”的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北朝民歌《木兰诗》(两者都属长篇叙事诗),汉乐府诗《十五从军征》(短篇诗)等。

一、《木兰诗》塑造“巾帼英雄”形象:兵役负担压力下,家庭年轻儿女挺身而出,走上独立、自强、成长成熟之路。反映北朝勇武、刚健、淳朴的民风。

故事简述:背景为北魏与北方草原柔然部落的战争。花木兰“替父从军-离乡奔赴边疆、征战沙场-最终凯旋还朝、立功受赏-富贵后不愿为官、千里还乡”的传奇故事。

——后世文化影响:人物赞赏“当代花木兰”、戎马生涯战争牺牲“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成语“扑朔迷离”。

作为民间英雄人物,值得后人敬仰、学习的具体品质:

1.基本素质:年轻时作为“好女子”勤劳吃苦(勤劳织布-古代平民“男耕女织”生活)。

2.开始长大-独立、有担当:兵役负担压力下,年轻女儿无奈之下,挺身而出、勇敢坚强、为父分担家庭重担,成为“好儿女”(官府兵役、作为家中男丁的父亲年老)。 其后离乡奔赴边疆、接受战场艰苦磨炼,也是独立、自强的过程。

3.“巾帼英雄”众人表率:最难得的是富贵后保持淳朴品格,不愿在朝为官、千里还乡照顾家人,成为令所有年轻儿女汗颜、一般民众难以企及的“女英雄”。

内容解读:

(一)第一章详述女儿“替父从军”的具体过程、原因:女儿家中织布叹息-询问啥心事-官方征兵父亲在内-家中无壮丁、愿替父从军。 ——解读:1、民族文化:少数民族天子俗称“大汗、可汗”,父亲称“爷”,阿爷(阿爸)、爷娘(爸妈)。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二)第二章详述从军准备-自备战马,远离家乡奔赴北方边疆:马市买骏马及相关装备; 朝辞爷娘暮宿黄河边-心里爷娘唤女眼前黄河流水,朝辞黄河暮至黑山-心里爷娘唤女耳边燕山马鸣。

——解读:2、民族战争文化:关于自备战马,北魏属鲜卑少数民族政权,少数民族政权为保证兵源实行“全民皆兵、兵农合一”制度,全国壮丁战时自备战马应征从军,战后再还乡务农。 3、个人成长:远离家乡奔赴边疆的过程,对年轻儿女来说,也是开始“心理独立”的过程。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三)第三章简述“戎马生涯”:奔赴战场-战场生活-战争牺牲。 ——解读:4、个人成长:在外体验战场艰苦生活,是一种“磨炼”,有实践磨炼才能达到“心理自强”。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四)第四章叙述战后还朝、回乡:战后回朝、立功受赏,不求做郎官、但愿千里还乡。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记功)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余)。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尚书省郎官)。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五)第五章详述家人喜迎木兰还家、木兰家中换回女妆:老父老母相扶至村口、阿姐打扮、小弟杀猪宰羊。木兰入家中闺阁-脱战袍换女妆-打扮(理发型、贴黄花/面部装饰)-出门见战友。

——解读:5、家庭理念、战友情义、女性有关称谓:家人团聚的亲情,父母阿姐小弟,各自以不同方式喜迎木兰还乡的温馨场景。战友送木兰还乡、见木兰是“女郎”后的惊讶。姊(姐)妹,闺阁/闺房-古代年轻未婚女性房间的雅称(闺-外人不易进、阁-阁楼上层)、“待字闺中”-待出嫁、“出阁”-女子出嫁。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

(六)最后关于男女性别差异简评:以雄兔、雌兔脚与眼细微差异“(脚)扑朔”与(眼)迷离”作比,得出“雌雄(男女)难辨”,后世意义转变为事件情节错综复杂,具体“真相难辨”。——6、成语“扑朔迷离”出处及含义。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二、《十五从军征》长期战争给百姓带来的兵役苦难:家中破败/家破人亡、晚年孤苦无依。

内容解读:背景为东汉中后期与西北羌人之间的长期战争。壮丁长期服兵役“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造成家中破败/家破人亡(老人去世)、个人晚年孤苦无依(没成家没后代)。

诗句重点:家中破败景象描述-野兔、野鸡出入,杂草丛生。

“兔从狗窦(洞)入,雉(野鸡)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三、《孔雀东南飞》反映家长“包办婚姻”的弊端。

简介: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记叙家长“包办婚姻”造成的婚姻悲剧(现代社会婚姻自由),讴歌有情人之间的忠贞爱情。 故事取材:汉末庐江府小吏焦仲卿与结发妻刘氏的婚姻悲剧,人们感伤、加工作诗纪念。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古汉语)

诗歌内容简介:先写民女刘兰芝勤劳织布(古代平民“男耕女织”生活-放映封建社会赋役沉重); 再写刘焦婚姻,与府吏焦仲卿相爱、结发夫妻,但不为焦母待见,被迫暂避娘家; 其后刘氏誓不改嫁二人殉情,刘氏被家兄逼迫改嫁给太守之子,焦刘二人在太守儿子迎亲当天,双双殉情而死。

家长“包办婚姻”弊端解读:

1.公婆过度干涉儿女婚姻:婆婆不待见儿媳刘氏将其逼回家,原因可能为无子、家世贫穷不“门当户对”(刘氏出身普通贫苦百姓,焦仲卿作为官府府吏出身士人)。

2.家人干涉女儿婚姻:刘氏家人逼其改嫁不喜欢的

关键词: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