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61年前的1860年10月18日,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西方列强抢掠、焚毁,园林建筑被毁殆尽、无数珍宝不知去向,一代名园逐渐沦为荒园废园。为铭记历史,让更多的人走进圆明园,今天圆明园遗址公园将对公众免费开放。
在这161年间,圆明园从皇家园林到老百姓居住的村落再到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这些珍贵的照片见证了圆明园的“美与殇”。
“圆明园”这一名称是由康熙帝命名的。康熙帝御书三字匾牌,就悬挂在圆明殿的门上方。对这个“圆明”雍正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明智。
照片为1920年代拍摄的一尊文殊菩萨全身照。亭内文殊菩萨骑青狮之像,总高三丈;左右立二童,左为狮奴,右为韦陀,皆高八尺。文殊菩萨像及其背光均为木质包金,狮与二童均五彩拨金,下承汉白玉石台。
廓然大公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本景亦称双鹤斋。1860年圆明园罹劫时,双鹤斋一景是园内幸存的少量建筑之一。1900年彻底毁于战乱中。
濂溪乐处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本景是圆明园中面积最大的园中之园。1860年圆明园罹劫时,濂溪乐处景区的“慎修思永”及“知过堂”两殿逃过一劫并没有被毁,光绪年间还曾进行了少量修补。到了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慎修思永”及“知过堂”两殿才彻底毁于战乱。
在老一辈的专家中,对顺木天这个建筑是否真实存在有着巨大争议。因为此前能找到的乾隆地盘图中,对于顺木天的记录就是一个圈,但这个圈究竟长什么样子没有任何参考资料,有专家认为它就是一个平台称不上亭子。这张老照片的发现让人们对顺木天的外观一目了然,照片中清晰可见乾隆御笔“顺木天”三个字。
圆明园罹难161年,那些残垣断壁,依然诉说着侵略者的残暴行径。
1860年10月18日,为掩盖自身的罪恶,英法侵略者放火烧毁了圆明园。罪恶之火整整燃烧了3天3夜。“万园之园”成为一片瓦砾。
大水法遗址是北京圆明园中西洋楼景区的一部分。西洋楼景区的主景就是人工喷泉,时称“水法”,特点是数量多、气势大、构思奇特。
在很多人心目中,大水法的残垣断壁就是圆明园的象征。圆明园罹劫并经百年风雨,大水法附近多以石材为主,残存的巨型雕柱、石龛和石屏风,仍十分醒目、壮观,成为游客必到景点。
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北京时将圆明园进行了浩劫,其中英军还放火焚烧,今仅存大水法、远瀛观的几个大理石石柱屹立在那里,记录着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化的滔天罪行。
十二生肖兽首做工十分精湛,由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法国神父蒋友仁等人设计,并由宫廷造办处工匠用当时最好的合金铜精心制作而成。其颜色深沉,铸工精整,展现了极高的工艺水准。
当年这些兽首位于海晏堂正门外,生肖铜像口中轮流喷出一个时辰水柱,正午12点整时,十二生肖铜像口中一齐喷射水柱。“因此,人们只要看到哪个生肖口中喷射水柱,就可知道时辰。
历经沧桑,如今,圆明园遗址公园展示着它的“残缺美”,成为严肃神圣的地方。是人们回顾历史,接受教育和熏陶,感受人类智慧和文明的场所。
在英法联军野蛮入侵圆明园第二年,一些文物就出现在英法的拍卖会上。在伦敦,从1861年2月起,就有来自圆明园的大批物品,包括玉器、珐琅器、瓷器、丝绸和钟表,被一次次拍卖。
10月18日是圆明园罹难161年纪念日。161年了,从“万园之园”到断壁残垣,圆明园见证历史,更敲响警钟。
关键词: